北京小吃——宮廷御點的傳承
北京點心講究傳承。北京旗人民俗美食家、國家級點心技師姜波說,北京的點心分三類。
第一類是宮廷餑餑,束之高閣的殿堂級點心,當年皇帝、太后、皇后、妃嬪們吃的宮廷御點。特點是適時當令、選料精、用料廣博、精工藝巧、口味純正,大部分難以傳承,少部分流傳民間,如薩其馬、艾窩窩、豌豆黃等。第二類是傳統(tǒng)北京小吃中的點心甜食,產(chǎn)生于酒肆民街、茶室,價格低廉、膾炙人口,比如炸糕。第三類是食品廠改良的新式點心,比如江米條。過去北京人不叫點心,叫餑餑。
老北京的“點心”,指的是凌遲處死為了一刀斃命不痛苦,給的紅包“點心錢”。點心,指的是刀正好點在心臟上,叫點心不吉利。
什么是“京八件”?
“京八件”是清宮廷始創(chuàng),流傳至民間。宮廷和民間都叫“京八件”,八件點心要做成立體象形有吉祥寓意。
“大八件”八個點心是一斤,“小八件”八個是半斤。宮廷的“京八件”叫“福、祿、壽、喜、富、貴、綿、長”,大富之家要一代代子孫傳下去。
民間的“京八件”叫“福、祿、壽、喜、吉、慶、有、余”,小富即安平平穩(wěn)穩(wěn)過日子。八件不是固定的,按八個字隨便裝內(nèi)容,過去每個皮坯對應不同的餡心,有寓意和講究,現(xiàn)在的“京八件”沒有那么講究了。
切糕
切糕分整米切糕、面切糕,一粒粒是米的叫整米切糕,糯米粉蒸出來的是面切糕。宮廷里也有切糕,算年糕類,但肯定是小球球,特別精致。民間的切糕分量大得多。新國貿(mào)飯店三五堂的切糕,豆沙餡中放了琥珀核桃仁、海鹽提味,上面滿滿的新疆哈密杏干、新疆葡萄干、核桃、青紅絲,特別實在。
糖油餅
宮廷里火燒比較多,糖油餅算民間小吃。油餅、糖餅、糖炮兒、炸荷包,這都是一塊面的不同形式。油餅是長方形的,兩面三刀。
糖餅是圓的,一敲兩個窟窿,下鍋之后,像蓋子一樣,又叫糖鼓蓋。糖炮兒是長方形的,中間兩刀,起三個大泡,又叫連中三元。其中口感最老的是油餅,糖餅比油餅嫩,糖炮兒比糖餅還要嫩,口感不可同日而語。面炸完挑起來,加個雞蛋,又叫炸荷包、炸口袋,是最早的雞蛋灌餅。新國貿(mào)飯店三五堂的糖油餅,與時俱進講究健康,上面是芝麻醬、紅糖兌出來的,用西餐的概念加入蛋清,不加水以啤酒花發(fā)酵。
炸糕
宮廷里炸糕吃得少,民間的炸糕一般分兩類,一是江米面炸糕,一是黃米面炸糕,都是黏面。還有一類是面粉燙制而成,叫燙面炸糕。新國貿(mào)飯店三五堂的豆餡炸糕,自己煮的豆餡,改用低糖的冰糖,放了干桂花,還加入海鹽讓口味沖擊力更強。
驢打滾
黃米粘面趁著熱搟開了,撒上炒好的黃豆面,卷好了切條,放在盤子里。旁邊放一碟紅糖水,一根豆面,吃的時候夾起一根豆面往紅糖水里蘸了吃,這才叫驢打滾。如今的做法也有很大改變,大多不用黃米面而改用江米面,里面裹上豆沙餡,最后外面再撒上黃豆面。
薩其馬
過去起名字樸素直觀,薩其馬滿族話的意思是狗奶子蘸。最初是源于清代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。薩其馬分葷油和奶油的兩種,口味不一樣。葷油的用豬油炸制,特別香,油潤有余。奶香濃郁的叫奶香薩其馬。薩其馬還演變出一個白牡丹,形狀像牡丹花,不能上顏色,所以叫白牡丹。
艾窩窩
艾窩窩源于元朝一種叫“不落夾”的食物,類似漢族粽子的變種。乾隆晚年愛吃它,用滿語起名叫窩窩,又叫御前艾窩窩,傳入民間后簡化成了艾窩窩。是一種從民間傳到宮廷,又從宮廷回到民間的點心。傳統(tǒng)艾窩窩是現(xiàn)場包餡,再滾上蒸熟了的大米粉。果仁不放花生和葵花籽仁,因為容易壞,要放松子仁、西瓜子仁、芝麻仁、黑芝麻,里面放青紅絲,搓好了綿白糖再配上糖桂花,里面少放一點大米粉。這還不算完,還要放一點冰糖屑,吃起來咯吱咯吱,越嚼越香。
榅桲兒
榅桲兒是滿族食品,是滿語酸甜的諧音,據(jù)說是慈禧起的名字。榅桲兒用純天然的山楂,核大皮厚肉少,燙了之后,用糖水浸泡,色澤紅艷、酸甜適口、桂花濃郁。早年吃榅桲兒的不是宮里就是有錢人,大魚大肉吃多了有助消化。后來榅桲兒流入民間,榅桲兒拌白菜心,是好多北京人心中的名菜。
金糕
一般的山楂糕叫京糕,前門鮮魚廠的張記山楂糕才叫金糕。李蓮英知道慈禧脾胃不好,買了張記山楂糕給她飯后吃,色澤紅艷、成品透明、酸甜適口、桂花濃郁,慈禧說這種山楂糕值一錠金子,只有張記的山楂糕才可以叫金糕,而不是京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