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冰冰
愛的再定義
這些年,李冰冰被塑造得“很硬”。
電影里冷靜、理性,雜志封面上氣場全開。公眾眼里的李冰冰,嚴謹自律、堅韌拼命,很硬,很強大。
這可能是一種誤會?;蛘哒f,這只是一半的她。
采訪那天,她穿件白T 恤,梳兩條小辮子,說起話來手舞足蹈,元氣滿滿。一個恍惚,分明是《少年包青天》里的凌楚楚。20 年過去了,私底下的她仿佛沒有長大過。
但這一年的李冰冰,已經(jīng)47 歲了。
與家人一起度過了這一歲生日。疫情帶來的全境隔離,使她又一次有機會與父母長時間相處。“我一直是個孝順的人,但以前是‘孝’而不‘順’。這段時間我試著不再對抗,然后發(fā)現(xiàn),我們的關系從沒像現(xiàn)在這樣好過。由此意識到,這個階段對父母最有效的愛可能就是順從,以后我會更‘順’一些。”
這段久違了的共同生活,讓李冰冰走進了父母的精神世界。嘗試理解父母、靠近父母的同時,也收獲了來自他們的理解與接納。這對童年不被父母認同的李冰冰來說,是很大一道功課。
親情之間,力的作用微妙交互,繃緊的心會在自然而然的相互靠近中更進一步舒展。所有與父母對抗過的孩子,都知道這種和解對人生來說意味著什么。
實際上,這幾年來,李冰冰一直活在對“愛”的重新理解中。
《謎巢》之后,身體大受損傷。澳洲拍戲時當?shù)蒯t(yī)生保守的治療方式拉長了病痛期,回國醫(yī)治后本該用來修養(yǎng)的時間又被她拿去劇組拼命。代價是過去這四五年,她被迫把“養(yǎng)身體”作為頭等大事。
沖在外面的時間少了,躲在里面的時間也就多了。愛與被愛,成為她生活的重心。
“身邊人都知道我有兩個‘大夫’,一個是我妹的兒子‘王大夫’,不管有什么煩心事兒,他一來我立馬就能笑?!?/p>
一說到外甥,李冰冰就變成朋友圈里的曬娃黨。她把所有母愛都放在了這個孩子身上,不問前程、不計回報。好到有人開玩笑提醒她,“對孩子那么好,人家長大飛走了你得多難受”。
“好像是會很難受”,一下子體會到失去的疼痛,“但我還是得對他好,就算有一天他不在我身邊了,把我忘了、不理我了,都沒什么。因為在這一刻我就是想對他好,我就是愛他。我愛他不是他需要,是我需要?!?/p>
另一個讓她“一見就笑”的,是相戀近五年的“許大夫”。
相差16 歲,“姐弟戀”,李冰冰人生中絕無僅有的離經(jīng)叛道。
少年時期學習成績不如妹妹,李冰冰一直是家里不被看好的那一個;好不容易考上大學松了口氣,母親又患病花費巨大;一進上戲,她就成了班里最能賺錢的女同學,別人花枝招展比美,她四處拍戲賺錢養(yǎng)家;后來拼到了“四旦雙冰”,她也不是最亮眼的那個,總是要加倍拼命,小心翼翼才換來點點突破。
一直被巨大的不安裹挾著。
李冰冰
多年前的采訪中,她期待一個“強大的、有錢的、能讓自己依靠的男朋友”。
二十四五歲起,“一年365 天恨不得360 天都在工作,從一個劇組到另一個劇組”。40 歲之前的李冰冰,基本上沒有時間談戀愛。
漫長的歲月中,她也曾經(jīng)向比自己年長的戀人索要“安全感”。
可成年男性往往將愛情作為飯后小甜品,很少有女孩能在那樣的交往中獲得真正的滿足。與年長的男性交往,女孩往往需要踮起腳尖,配合對方更成熟簡潔的相處方式,被迫長大,反而是對自身安全感的吞噬。
2015 年,她生了那場大病。在與身體的較量中敗下陣來,感受到“無望”,也終于肯“示弱”。停下來,拒絕所有可能傷害到健康的工作,放松、修整。
“許大夫”就在這時出現(xiàn)了。
“一見他我就會笑”,在那段看遍中西醫(yī)也查不出個所以然的人生低谷,“許大夫”的出現(xiàn)對李冰冰來說,就像黑暗世界中照進了一束光。
帶著“李冰冰可能會是一個絕佳的姐弟戀方法論輸出者”的假想,我們從最直接最世俗的困惑中抓取了一些問題拋給她:
“社會地位相差那么多,人生目標和處事方法都有很大不同,傳統(tǒng)關系里,女性可以很自然地作為跟隨的一方。姐弟戀中,男性的自尊心怎么辦?”
“歲月對女性更加苛刻,同齡男女尚且往往是女方更容易顯老,何況年齡差距那么大。今天你儂我儂,十年二十年后,你拿什么拴住他?”
“ 怕不怕對方是圖你錢圖你名想利用你?”……
很快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假設,對她來說完全是偽命題。
“我真得已經(jīng)40 多歲了嗎?為啥我老覺得自己才25 ?你們都覺得我比他大很多嗎?我咋覺得他比我還成熟呢?”
她不是這段感情中的“姐姐”。
而這段引起軒然大波的感情,也簡單至極:就是一對戀人在與彼此的相戀中,貢獻了一個最純粹的自己。
當外界帶著成見分析、判斷、猜測時,倆人像小孩似的躲在一邊玩兒的起勁:“你看,人家都擔心你會騙我,我要藏好我的錢?!?/p>
這是李冰冰第一次可以在感情中放下所有防備與不安,什么都能說、什么都能做。兩個人大大方方,“你覺得我好看,我覺得你好看”,誰也不用應酬誰。沒有取悅,不必偽裝,天然地彼此喜歡,做自己就好。
“這段感情里最不公平的就是,這些年大家的關心和祝福,似乎都是給我一個人的,所有的質(zhì)疑和詆毀都是他在扛。作為普通人,他原本可以平靜生活,卻因為與我的這段戀情,背負沉重。我又那么鈍,根本沒意識到他世界里的艱難,他也從沒跟我說過這些?!?/p>
“‘姐弟戀’,就一定是女強男弱嗎?人品的好壞、能力的強弱、感情中的高下,是由多大名氣掙多少錢決定的嗎?這樣的價值觀會不會太狹隘了呢?這樣去評判一個人、一段關系,高級嗎?我們只能活在同一種固定的價值體系里嗎?”
看上去單純直爽、對前途沒什么規(guī)劃,但人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,清清楚楚,不會因為外界評判而左右自己——李冰冰是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。
“如果愛,不需要任何捆綁;如果不愛,任何捆綁都無意義。即便有一天會分開也沒什么,我們各自都成了更好的自己,也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收獲了一個讓彼此信任的朋友?!?/p>
但行好事,不問前程。40 歲之后的這場戀愛,被李冰冰談的不食人間煙火。年齡危機?生育焦慮?防備懷疑?不存在的。在這段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相同的戀愛中,李冰冰洞徹了愛情中最質(zhì)樸的哲學,“我愛你,與你無關。不是你需要,而是我需要?!?/p>
不是一束光照進了她的世界,而是她自己的那束光與遠道而來的一束光匯合了。
李冰冰
人不能計較那么多
“她,二傻子!出去拍廣告連講價都不會,人家說多少是多少?!被貞浧饘W生時期的李冰冰,任泉一臉嫌棄。
事實上,這股子“傻”勁兒,直到今天也沒改。
李冰冰上一次出現(xiàn)在公眾視線里,是去年的一檔綜藝節(jié)目《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》。輿論一片嘩然“李冰冰這是干啥呀?別的同級演員都去當評委,她干嘛親自下場,還讓人家點評,這不自降身價嗎!”
“二傻子”可沒想這些。
這些年休養(yǎng)身體,太折騰的戲不敢接,大部分劇本又不喜歡。聽說節(jié)目組請的都是最好的導演和編劇,三個月能嘗試那么多角色,這戲癡蹦著跳著就來了。
“差點沒把人家電視臺給煩死?!?/p>
李冰冰不耍大牌,但她仔細。對她來說最基礎的標準,別人已經(jīng)得翹著腳去夠了。對誰都客氣,卻對啥也不含糊?!案嗵幒苁娣?,但一起工作很辛苦”,團隊成員知她甚深。
到了才發(fā)現(xiàn),事情跟想象的不一樣。場地有限,時間有限,團隊磨合度不夠。要想在節(jié)目組規(guī)定的時間內(nèi)完成一部讓她自己覺得可以拿出手的戲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湊合一下做個好打發(fā)的,往后退一步縮小責任,其實也能完成任務。但如果那樣,就不是李冰冰了。
“拼命三娘”的勁頭上來了,六個短劇,李冰冰不光演自己那一攤,還張羅著編、惦記著導,一通折騰下來,“累劈了”。
連著演繹六個完全不同的角色,很久沒這么過癮地演戲了。謝幕的時候,她老哭。彈幕上不理解:“李冰冰為啥每次都這么苦大仇深的”。
她怕呀,太緊張了,怕演不好。
“表演是我這輩子最看重、最珍惜的,拿了那么重要的一個東西出來,如果別人說演得不好,那我不得瘋??!”一到這件事上,她就忘了“看起來毫不費力”才是今天的潮流。
大半年過去了, 她還是不能釋懷《冬之歌》那場戲。因為分飾兩角,要在現(xiàn)場連換三次衣服,狀態(tài)都打亂了,不入戲。她自己非常懊惱,覺得演砸了。但觀眾的反應是“沒覺得好,也沒覺得不好”,她感覺是“逃掉了”。
也從另一個角度明白:今天的觀眾在意的,和她自己在意的,不一定是一回事。
李冰冰
這也許是時代的一種變化。
李冰冰最能拼的那些年,還沒有“流量”的概念,“營銷”、“包裝”都沒那么過火,演員們真槍實刀地拼,演技好就有戲拍,有觀眾捧,有獎領。臺上臺下奔著差不多的規(guī)則往前沖,天道酬勤,人人都有奔頭。
“今天的世界太多元了,電視機和OTV是兩批觀眾,微博一個圈層,B站又是另一種……稍微一停歇可能就變了,誰也不敢說自己就是正確的?!?/p>
李冰冰如今也不再只是個演員。她簽了更年輕的藝人,是他們背后的靠山,也要琢磨怎么讓他們在這個時代“紅”。
她跟90 后打成一片、去企業(yè)家云集的“湖畔大學”上課、每天通過網(wǎng)絡了解各種意識形態(tài)、鉆研爆款影視劇背后的邏輯,不斷吸收新事物建立時代認知。
“接受時代未必是一件錯事。我們這一代當年出來的時候也曾經(jīng)讓時代受到過沖擊,每個時代都躲不過這一劫。要相信人對事物本質(zhì)最終的認知一定是接近的,只是過程不同罷了,如果用‘我跟你有代溝’的心態(tài)去看下一代,那就太狹隘了。與其用挑剔的、堅守自我的方式拒絕變化,不如帶著寬容、打開的心態(tài)去接受。”
“做一個有見識的人,比做一個包裹著自己守舊的人要優(yōu)秀多了?!?/p>
47 歲的李冰冰,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熱情,不遜少年時。
回到自身,她還是要拼。
“人不能計較那么多,前途規(guī)劃不來,但可以拼出來。”
《巔峰對決》讓她付出了遠超過回報的心力,但挑大梁統(tǒng)籌了六個作品的經(jīng)驗,給了她充足的信心,“檢驗了二十多年來的綜合技能,服化道、舞美燈光、導演剪輯、對作品藝術性與觀賞性的把握…它給了我一個明確的反饋:今天的李冰冰,可以演戲,也可以導戲?!?/p>
《謎巢》期間對健康的損傷是巨大的,卻讓她與國際團隊的合作更從容自信,因而有了《巨齒鯊》的全面叫好。
從已經(jīng)發(fā)生的事情中獲取最大價值,是她的心態(tài),也是她的性格。